查看原文
其他

雷锋22年人生成永恒,他的精神在南科校园传承


今天是第24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

暨“向雷锋同志学习"60周年纪念日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

雷锋精神永不过时

他立志“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

在服务人民、助人为乐中

坚守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价值追求

雷锋非凡的人格、不懈的奋斗

铸就了雷锋精神


南科师生用实际行动

展现新一代南科人的奉献与担当

续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截至目前

南科大注册义工8970人

参与志愿服务34343人次

累计服务时长137445小时

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214余项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雷锋精神在校园传承



“小时候,妈妈为我买过一本《雷锋的故事》,年少的我爱不释手地读了一遍又一遍,雷锋精神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谈到雷锋精神时,校团委明航支教社志愿者麻惠津这样说道。


志愿者文化在南科大有着浓郁氛围。南科大于2017年成立南方科技大学义工联合会,团结和依靠全校青年志愿者,发扬“明德求是,日新自强”的校训精神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并先后成立南科公益、致新公益、致仁青协、理学院志愿服务队等12个公益组织和社团。近日,南科大义工联获得“深圳2022年度十佳志愿服务组织”。


服务乡村振兴,发挥所长。


南科大本科生王雨宁抱着“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信念,来到了位于广西的边境小城凭祥。这一年里,她踏遍边境小城的山山水水,经历了疫情防控的风风雨雨,冲在疫情防控一线,深入社区基层工作,她以一个南科学子坚守的初心,以一个优秀的共青团员该有的素质,以一个西部计划志愿者该有的使命担当,用自己的行动在岗位上脚踏实地前行,生动诠释甘当“一颗最小的螺丝钉”的雷锋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打造属于自己的不平凡。


2019年夏季,南科大三名青马学员郑金涛、钟宇昕、王天奇前往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大坝镇超田村进行实践锻炼,协助村党团组织和驻村工作队开展工作。驻村期间,他们做过记录员、做过设计师、做过安装工,他们走访贫困户、协助制定两年发展规划、考察当地可行致富产业为贫困户寻找脱贫致富的门路,南科学子们在担当中历练,在工作中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让青春在广阔天地中绽放。


西部计划志愿者王雨宁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凭祥镇开展服务


公益支教,播下希望的种子。


“向阳哥哥,我叫什么名字呀?”从湖南省衡阳市白果镇中心学校宿舍到泉蓉书苑的路上,许多孩子把南方科技大学团委“明航支教队”队员们团团围住,他们热情的笑容和欢快的语气,让崎岖的山路之行充满趣味,让大山的清晨变得更加美好。“明航支教队”实践团成立以来,已经四次前往湖南省衡阳市白果镇树枫村等贫困村开展支教活动,三次荣获广东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并获中国教育报、深圳卫视等媒体报道。这支南科大的学生队伍为偏远乡村的孩子送去科技人文的教育启蒙。2023年寒假期间,“一起云支教”项目团队以"一对一"的方式聚焦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童心港湾"项目县为主的青少年,与青少年一起快乐阅读、一起健康运动、一起开展云课堂、一起寻访伟大成就。


立足学校“科学 • 科普 • 科幻”特色文化,“科技+公益”成为南科大校园的特色公益模式。南科大“云端西望”支教项目针对山区留守儿童,通过线上开展英语、艺术、科普、学业辅导等方式,陪伴留守儿童成长;南科大树德STEAM+学生创客团队的课堂,开发出适合青少年(13-16岁)的STEAM创客教育课程,“在中小学生心中种下一颗科技的种子”;树礼书院科普社面向青少年,努力做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带领小朋友探寻大沙河微生物,与天文社合作进行天文观测,开展蓝晒科普实验课堂等。南科学子正在用智慧与热情书写青春正能量,在实践中把爱党爱国情怀和助人奉献的精神继承发扬,以身体力行影响着更年轻的一代。


支教队队员张怡楠在给泉蓉书苑的孩子们上课


同心应对,携手抗疫。


“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雷锋精神所传递的信念的力量和大爱的胸怀,时刻在南科师生心中响起,指引着南科人在以自身之微光勇于担当,化身成一个个“橙马甲”“白墩墩”,为守护校园师生安全作出自己的贡献。


2022年3月,在深圳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紧要关头,学校师生积极响应学校党委号召,共有五批教职员工援派前往到疫情防控重点社区和场所开展疫情防控工作。2022年南科大共有1600余人次学生志愿者积极投身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为疫情防控贡献青春力量。2019级硕士生孙常超、李子强和本科生樊青远在风雨操场核酸检测点设置了直播设备,方便师生科学安排检测时间;2017级本科生成杰在担任社区防疫志愿者的过程中用计算机技术完善社区“菜篮子”工程流程,解决农民卖菜难和市民买菜难问题;校团委指导义工联成立抗疫工作者子女手拉手专项志愿服务队,2020年至今,500余名学生志愿者报名参加,连续4年匹配224对家庭,累计服务时长1781小时,收获了医护家长们的肯定和好评,并获中央、省、市媒体转发报道。


 南科大教职工参与一线抗疫工作


走向国际,把雷锋精神的种子撒播到世界各地


2021年8月4日,“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服务联合国机构”项目(第二批)志愿者集中培训暨出征仪式在上海举行。来自南科大的张彤、邓春丽成功入选第二批“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服务联合国机构”项目,分别赴北马其顿和塞尔维亚完成为期半年的志愿服务。在近期公布的深圳2022年度“十大志愿者”名单中,邓春丽成功入选。


“有幸成为联合国志愿者,是时代责任带给我的奇遇。高校志愿者们因着一颗志愿服务的初心,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中国青年的力量,助力世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走出校门,走向国际,我们看见雷锋精神在南科学子身上传承,在更广阔的社会舞台上奏响新的华章。


邓春丽随同驻地协调员考察蘑菇培育基地



志愿服务成为校园日常



“让学雷锋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风,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雷锋精神是生活中的点滴无私奉献,是涓涓细流汇聚成的澎湃不息的大江大河。


公益活动贯穿学年,厚植志愿初心。2022年12月9日,南方科技大学第二届校园公益文化周启动仪式在大榕树广场举行。在校园公益集市中,汇聚了校内14个公益组织和7个社会公益组织,涵盖支教、救援、志愿服务多个方面的志愿服务团队,共同展示了朝气蓬勃的公益力量风采。除“同心向善”校园公益集市之外,“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深圳市红十字会地震爱心义捐活动、深圳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鲜花义卖活动、南科大附属医院建设办公室世界艾滋病日主题活动、“益起向未来” 2022年公益之夜、U-Action校园微公益大赛等,众多的公益志愿活动在南科大校园中热闹开展,公益志愿意识深入人心。



在校园日常生活中提供服务,温暖师生。一大早,志愿者们的身影出现在书院5栋和学生宿舍7栋收发室。他们戴上口罩、穿上志愿服、手拿扫码机,协助收发室工作人员进行快递的消毒、分拣、投递、签收、盘底和生鲜登记等工作。“这样做是为了让老师和同学们安心地收取快递。”志愿者在收发室工作人员的讲解中,熟悉快递收取流程,明确个人任务。这是发生在南科大“致敬劳动者”公益劳动体验的其中一个场景,学生志愿者们与学校工作人员共同为师生提供安心便捷的校园服务。除了快递收发之外,窗口打餐、学术会议、体育运动会等校园各处都有他们的身影。体验劳动者的日常,感受平凡岗位上不平凡的坚守。



利用知识和技能,服务社会。理学院志愿服务队、工学院志愿服务队、致仁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树仁书院小树苗义工队、致诚书院党员志愿服务队、树德书院Steam+创客教育社、致新书院团委公益部、树礼科普社......南科大各书院、学院已形成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队伍,构建起“校-院”两级志愿服务体系。此外,南科大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教育教学计划内,设置劳动教育学分,开设劳动教育课程,设立10小时的公益劳动学时,鼓励学生利用知识和技能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树立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感。



在“志愿者之城”建设“志愿者之校”



在深圳,“来了就是深圳人,来了就做志愿者”的口号深入人心。2022年11月,深圳志愿者学院在深圳市团校(深圳青年学院)挂牌成立,由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出任院长。深圳志愿者学院将承担全市志愿服务培训、课题研究、组织交流、项目研发、志愿文化推广等工作,建设成为深圳的“志愿者培训中心”“志愿服务理论研究中心”“志愿项目孵化中心”和“志愿文化传播中心”,把学院打造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站点。


在深圳建设“志愿者之城”的基础上,南科大提出建设“志愿者之校”的目标,南科大党委书记李凤亮表示,要大力弘扬志愿精神,积极培育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文化自觉,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做好统筹协调形成合力,要持续进行制度优化,加强学校志愿服务工作规范化、信息化建设。


今年,南科大义工联合会当选广东省青年志愿者协会单位理事,出席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暨志愿服务交流会并做报告。南科大将大力弘扬志愿精神,积极培育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文化自觉,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助力深圳“志愿者之城”和全国文明城市建设。


深圳志愿者学院揭牌仪式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


为推动雷锋精神在南科校园进一步落地生根,学校将开展“我为师生做件事 雷锋精神伴我行”南方科技大学学雷锋纪念日60周年主题活动。接下来,学校将以“弘扬志愿精神,续写雷锋故事”为主题,广泛开展“传承红色基因”“聚焦乡村振兴"“社区青春行动”“共建文明校园''关爱特殊人群”“生态环境环保"等各类社会关注、群众所需、团队能为的志愿服务活动。


雷锋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感召着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人奋发向上、忘我奉献。作为新时代的南科人,更要将学习雷锋精神和践行雷锋精神“融入日常、化作经常”,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 南方科技大学 ---

新媒体中心


资料来源:校团委、教育基金会、中国青年报


欢迎投稿、建议:

weixin@sustech.edu.cn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